“下次有机会,还是希望跟着刘总干!”与大桥局桥科院监理公司副总经理、嘉绍大桥总监刘德清一起工作过的同事经常这么说。
这股凝聚力从何而来?
有人说,他做事认真,踏实肯干,对自己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
有人说,他胆大心细,敢想敢做,遇到问题不急不躁,是工作中学习的榜样。
还有人说,他没有领导的架子,和蔼可亲,真心关怀职工,打动了很多人的心。
……
刘德清说,“监理部就像一个大家庭,作为总监的我就像家长,监理部每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我都应该操心。”自2000年开始担任监理项目总监时起,从东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杭州九堡大桥,直到现在的嘉绍大桥,他一直践行着这句话。
参加工作28年来,刘德清从一名普通的一线工人成长为技术员,又到助工,再到工程师,现在已是一名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这每一点一滴成绩的取得,都是刘德清不断追求进步的结果,他认为:“人生的追求就在于不断进取,用不着一步登天,只要向前迈进了一小步,就是自己人生中的一大进步。”
踏实肯干是他的秉性
“家里如果有什么事情他当时办不好,他会一直搁在心里,下次回家时不用再提醒,他自然会想办法把它办好。” 妻子梅军与刘德清结婚已经20年了,说起俩人虽然常年两地分居,但丈夫对家庭的关切丝毫没有减弱时,梅军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他是个很实在的人,做事总让人很放心,这是他天生的秉性,工作上也是这样。”梅军说。
桥科院监理工程师徐荣胜谈起与他共事差不多十年的刘德清时感叹道,“像他这样一心扑在现场的监理总监还真不多!”
徐荣胜回忆说,今年2月初嘉绍桥刚性铰合龙是大桥建设的一个关键步骤,那天白天,天气很好,施工人员下午2点开始施工,从起吊、合龙到安装和固定到位,一直工作到夜里10点,刚性铰基本就位后,大家就都到指挥部吃庆功饭去了。但是刘德清心系工程,没有去,一直在工地现场坚守到12点多。由于晚上温度很低,身上又没有带多的衣服,因此刘德清接连发烧了好几天。
而在2011年夏天,刘德清想趁学校放暑假的机会,抽空回家看看马上就要进入高三的儿子,顺便叮嘱一下他的学习。火车票已经买好了,就在要走的当天早晨,刘德清接到工地指挥部的通知,台风“梅花”将来袭,刘德清二话没说,马上要人帮他退票。监理部的同志都知道他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回家了,都对他说,您回去看一下吧,工地我们会照顾好的。可刘德清说:“那不行,这次台风‘梅花’来得那么猛,我就是回去了,也不会安心的。”结果,刘德清坚持退票,没有回家。
刘德清的“实在”不仅因为他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在生产一线,而且得益于他对细节的注重。
重要的细节他都亲自处理。因为设计原因,嘉绍大桥承台钢筋需要增加架立钢筋,刘德清在接到施工单位的变更申请后,立即亲自爬到承台处,对增加的钢筋数量进行清点复核,身材魁梧的他清点完钢筋时,天蓝色的工作服上沾满了钢筋上的黑色油迹。经过认真清点,他对施工单位拟增加的钢筋数量进行准确控制。
嘉绍大桥主墩处于强涌潮地区,围堰为深埋入河床的圆形承台,施工难度较大。针对2010年主墩Z8围堰在沉放过程中遇持续大雨和大潮汛影响,而导致钢围堰沉放出现偏移的问题,刘德清积极与施工项目部对纠偏措施进行钻研,并坚守现场,组织测量人员及时收集汇总围堰纠偏数据,确保吸泥与顶推同步协调进行。他要求对围堰变形、水平位置、垂直度、内外泥面标高、射水效果等加强动态观测,每天分析沉放效果,及时调整沉放措施,最终顺利纠偏到位。
徐荣胜介绍说,嘉绍桥从钻孔灌注桩工作开始,针对前场监理人员验收依据和验收工作的需要,刘德清专门组织监理办编写了“监理操作手册”,每位监理人员人手一本。这本A4纸大小的册子便于携带查询,虽然只有60多页,内容却是从厚达1米的资料中摘录而来,里面内容有:监理规章制度、监理实施细则、相关的专用规范和评定标准、本工序的施工图纸、该工序常规的质量问题处理方法等。此后根据工序的不断转换,监理办逐渐编写了关于承台、塔座、塔柱施工等工序的手册。业主对此做法表示了肯定,并在嘉绍大桥范围内积极推广。
另外,为了使各专业监理人员正确地开展监理工作,针对承台、塔柱施工,监理办指定有系统理论知识和丰富工程经验的监理工程师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和工程技术交底。交底时,书面材料与会人员人手一册,其内容主要为对设计图纸、意图和专用规范的理解。
迎难而上是他的品质
“我跟他结婚这么长时间,真的很少看到他发火”,梅军对丈夫脾气好这一点称赞有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难免有心情不好的时候,碰到困难,压力增大,就有可能压不住火。可是他总是能保持平静,因为他知道生气解决不了问题,我一直都在向他学习这个优点呢!”
面对困难不自乱阵脚是渡过难关的前提,但是要真正克服困难,还得动脑筋,想办法。
在东海大桥施工监理期间,主要工作是在孤零零的小岛上进行混凝土箱梁、墩身的预制和出运吊装,很多工作都是在海上进行的。一般随船出海需要3天时间,吃住都在船上,3天以后才能上岸,不过这还要看天气的好坏。混凝土箱梁、墩身的预制安装均以桥梁监理工程师为主,但是桥梁结构监理人员有限,再加上定期的休假,而且施工方有两条运箱梁和运墩身的船需要跟随,监理人员在经历长时间的海上生活后需要至少一天的休整。面对这种情况,刘德清打破常规地提出:在出海执行监理任务时,监理人员不分专业,在监理办举行各专业间的交流学习,人人都能基本掌握相邻各专业的监理要点。这样一来,监理人员既能轮流安排出海,又能顺利完成水上前场施工的监理工作。
嘉绍桥结构复杂,修建技术难度大,为了确保大桥的施工质量,由刘德清带领的监理部在大桥施工过程中设置了许多报验点。对于那些关键报验点,监理部根据需要组织了联合验收。
所谓联合验收,就是在桥梁施工进行首件产品及重大工序转换验收时,总监率领监理部与施工单位项目部领导、总工及有关技术主管一起到现场检查、开现场会,解决施工技术问题。这种验收方法因技术水平高,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嘉绍桥各主墩由中塔柱转为上塔柱钢锚箱安装施工时,出现了索道管与钢筋发生干扰后钢筋怎样截断、闭合,钢锚箱剪力钉处箍筋以及环向预应力防劈钢筋如何设置更加合理等问题。通过联合验收,这些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对确保嘉绍桥的施工质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临危不乱,因难而上,才能化险为夷。
武汉西四高速公路第一驻地办副总监彭其华在嘉绍桥项目部工作时曾与刘德清共事。在谈到嘉绍桥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困难时,彭其华回忆说,吊装钢箱梁时,梁体要用船运到施工地点,一次同步吊4片梁,每片重达200多吨。而钱塘江每天2次潮涨,船必须趁涨潮时达到施工地点,高平潮水流速度较慢时定位,整个吊装过程只有一个半小时,如果超过这段时间船还没有离开施工地点,潮再涨起来就会有被冲毁的危险。为了避免人员伤亡,确保钢箱梁吊装万无一失,刘德清反复研究施工地点的水文特征,并召开专题会议商讨施工方法。由于钢箱梁吊装由多个单位联合完成,有的负责运梁,有的负责吊梁,有的负责焊接,于是,刘德清把复杂的工作逐个分解,确定每个环节由哪个单位负责、多长时间完成、达到什么要求,然后把制订的方案上报给指挥部,方案通过后,指挥部组织相关单位开会并分配任务,确保施工按方案落实到位。整个吊装工序历时一年,一次安全事故都没有发生。
技术创新是清除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阻碍,争取高质量、高效率完工的关键。在嘉绍桥主桥围堰封底混凝土施工后,由于封底混凝土顶面与围堰外水面有近
关爱职工是他的情怀
桥科院安质部科员张腾2009年参加工作,当年7月被分配到嘉绍桥工地,与刘德清结成“导师带徒”的对子,俩人在嘉绍桥一起工作了一年半左右。“刚开始觉得刘总是个比较内敛的人,后来接触多了,他也会用口语化、网络化的语言跟我们聊当下的一些热门话题,在某些方面他蛮‘潮’的。”谈起对师父的印象,张腾高兴地笑着说。
“记得那时我们这些刚分到工地的大学生对监理业务不熟悉,刘总就召集大家座谈,还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给我们制订了作业指导书。有一次,他坐在我的办公座位上,针对桥梁预应力施工,从理论到实际运用给我讲了一个小时。”张腾的语气中流露出感激之情。
张腾介绍道,嘉绍桥监理部的厨师不负责做早餐,于是,张德清每天起得最早,然后煮一大锅面条给监理部的职工吃;他让年轻职工、年龄比较大的职工和身体不方便的职工住砖房,自己却和另外一个职工一起住隔音、隔热效果都相对较差的板房;嘉绍桥工地地处偏僻,因此,每周六或周日,刘德清都安排车辆进城采购大家的个人生活用品或电子产品。工作之余,刘德清还经常与职工交流,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困难,职工只要有合理要求,他都尽量满足,比如工作时,人手虽然很紧张,但是谁家里有急事,刘德清就会自己分担更多的工作,让职工能够回家。
2011年春运期间,嘉绍桥监理部的聘用制职工王跃忠要回内蒙古的老家探亲,但因票源比较紧张而买不到火车票。刘德清知道后,亲自为他通过网络、电话等手段订票,但还是没有订到。刘德清一边安慰他,一边想其它办法为他订票,最后刘德清在武汉的家人排队为他买到了车票。王跃忠拿到车票的时候,眼中充满了感激的泪花,激动地说:“我在那么多工地干过,从来没有看见哪个总监为了监理人员像您这样操心的。”
嘉绍桥监理部另外一位从事测量的聘用制职工秦开龙,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却因家庭婆媳关系问题,提出离开岗位。而当时监理部备案的5名测量专业人员仅有2人,他们又分两岸住在工地,后续钢锚箱、钢箱梁吊装工作主要依靠测量人员,再减少专业人员必然引起业主不满,而且在人才市场上找这种专业合适的人选不多。刘德清多次主动和秦开龙谈话,了解到他的确是因为家庭问题要离开,于是先批复他休息一段时间,监理岗位待遇保留。此外,刘德清还安排监理部为秦开龙腾出一间房,购置简单的家具,把他一家三口接到工地过渡一段时间,用感情留住了他。
“刘总还为单身的男青年职工介绍对象呢,呵呵!有一次我们那儿有个小伙子因为失恋哭鼻子,刘总知道了,还专门找他聊天,安慰他”,张腾说,“在工作上,他一直尽量给职工创造适合他们发展的工作环境,这种人性化的培养方式很值得借鉴。”
刘德清认为,监理部配备的人员有限,管理和技术水平各不相同,各有各的长处,有的善于现场旁站、发现问题,有的善于管理内业、做事认真,监理部就充分利用他们的特点,合理分配大家的工作。嘉绍桥监理部的李海龙经过了几座跨海大桥的监理工作,擅长管理内业资料,大桥开工后不久,刘德清在与指挥部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到,其工程表格的制定工作存在经验问题。刘德清克服监理部人员少的困难,主动把李海龙借调给指挥部一段时间,协助指挥部完成全桥表格制定工作,并参与指挥部与交通厅的内业资料评审交接工作,得到了业主的好评。
在刘德清的带领下,从2009年进驻工地以来,嘉绍大桥JL—2监理部获得了指挥部组织的2010年第一、二、四季度和2011年第一季度的立功竞赛第一名等多项荣誉。2013年4月,在大桥即将完工之际, JL—2监理部还获得了由浙江省总工会颁发的“工人先锋号”集体称号。而对于个人荣誉,刘德清一直认为“工作是大家做的,荣誉要大家得”。在嘉绍大桥2009年度的建桥功臣人选中,他是呼声最高的一个,指挥部和监理部监理人员都要求授予他奖励,可是他却把这个荣誉让给了监理部的其他同志。
刘德清以“用心做好每件事”的工作态度抒写着不凡的工作业绩,用“家长”的责任诠释着对监理部的担当。
上一篇:
下一篇: